電子天平基礎之杠桿原理
發(fā)布日期:2013-10-11 15:05:37
在外力的作用下,能繞直桿或曲桿上的一個固定點轉動的簡單工具,就叫杠桿。
我們在工廠里常見到,工人想把很重的一個工件撬起來,就把一根鐵棍或木棒插到工件的下面,然后在鐵棍或木棒下面墊上個支承的物體,在棍或棒的一端用力往下壓,另一端就把物體撬起來了。這就是杠桿所起的作用。
圖1-1中鐵棍受到力的作用繞0點旋轉,棍的另一端就作用在工件上,把它撬起來。要想使鐵棍旋轉,撬起工件來,必須在棍的B端用力向下壓。而工件在另一端卻壓著鐵棍的A端阻止它旋轉。如果所用的力超過工件作用在棍上的阻力,就可以把工件撬起來。支承點離物體愈近就愈省力,愈遠就愈費力。
杠桿的受力點稱力點,固定點稱支點,克服阻力(荷重力)的點稱重點。從支點到力點和重點的距離,叫做杠桿的臂,從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叫做力臂,從支點到重點的距離叫做重臂。作用力與杠桿臂的乘積為力距。
杠桿上力點受力F,重點荷重力P,兩力對著支點O各有一個力矩。這兩個力矩的方向是相反的,如果大小相等時,此杠桿就平衡了。